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独立会员第13年

洛阳教育信息网  
加关注0

提供洛阳教育培训信息、洛阳学校教育新闻、洛阳文化艺术、洛阳大学生创业信息等

搜索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洛阳教育
  • 电话:0355-55622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洛阳及辖区地市名字由来
公司新闻
洛阳及辖区地市名字由来
2012-10-26IP属地 火星71
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在古汉语中,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市是在水边山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作为历史悠久的洛阳市,在县区地名中,大多数与山水有关。如瀍河区、涧西区、洛龙区、宜阳、洛宁、汝阳、伊川、嵩县、孟津、栾川。

西工区、老城区、新安、偃师、吉利等地名或反映了一段重要历史,或反映了该地的独特地情,或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宜阳 

是因治所与河流的相对位置,依“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命名的县。宜阳,因其故城(今宜阳韩城)在宜水之北,故名宜阳。

宜阳之名,首见于《战国策》。战国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韩国国君韩武子营建宜阳城,并从平阳迁都宜阳(县治今宜阳县韩城),宜阳遂为当时一代名都。

关于宜阳为韩国都城,历史文献有明确记载。《吕氏春秋.开春篇》高诱注:“韩氏本都弘农宜阳,其后都颖川阳翟。”《任数篇》高诱注:“康子与赵襄子共灭智伯分其地,生武子,都宜阳。”《后汉书.光武帝纪一》季贤注:“宜阳: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阳翟县条:“韩自宜阳移都于此。”

韩武子名启章,韩康子之子,前425年继位,次年迁都于宜阳。位于今韩城的宜阳故城呈长方形,由宫城、郭城两部分组成,宫城在郭城之西北部,郭城外有护城河。宜阳故城北为秦岭,其南麓有大冢,俗称韩王冢,清《宜阳县志》称为韩昭侯墓。实际此冢为韩武子陵。宜阳故城的规模,文献上有诸多记载。《战国策》说:“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可见宜阳故城规模宏伟,人口众多,贮积丰富。所谓“材士”,指能控弦持剑的青壮年人,加上老人小孩,人口应有30万之众。城方八里,即64平方里。所谓“粟支数年”,是指此城为韩国仓廪重地。按照《史记·甘茂传》的记载,韩国上党、南阳(太行山南)之地的财赋均归藏于宜阳。

韩武子建都宜阳,贝有重要战略意义。控制宜阳,即可控制中原。韩武子与魏文侯共塞秦国东进之途,使秦国“僻在雍州,不得于中国诸侯之会盟”(《史记.秦本纪》)。又“中挟洛邑,提携周室,天子成为附庸;东越成皋,略取郑土,伐郑杀其君幽公”(《史记.韩世家》)。

至韩景侯时,从宜阳迁都阳翟(县治今禹州),宜阳降为县。因其管辖范围广大,包括洛阳以西、卢氏以东熊耳山、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故在战国时期享有“宜阳大县”之名。

周显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35年)秦军攻韩,力图取韩国重镇宜阳。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遣左丞相甘茂率军攻韩重镇宜阳。当时宜阳有守兵十万,韩军凭借崤函险关,伊洛、黄河天险阻隔,顽强地抗击秦军,展开多次激烈战斗,一直坚持了五个多月的时间,秦军仍没能占领宜阳。这时,秦国也派来了援兵,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才攻下了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今盛世唐庄附近)之中,遂往观看。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九鼎名称各不同,鼎腹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即古九州名)九字相别。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于是,秦王举鼎,失手砸断其腿,当晚去世。

宜阳归秦,仍置县。西魏时,于今县城置甘棠县(此处有甘棠树,为召公听政处),隋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金大定元年(1161年),改寿安县为宜阳县,元明清、民国至今因之。



孟津县 

“津”,渡口也。孟津县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来源有三说。一,上古这里为孟涂氏之国;二、此处有孟河(今负图寺附近),有 “龙马出于孟河”之说;三、孟,即盟,因武王会盟于此而得名。孟津为黄河中下游之分界。

商代,孟津就是繁华之地。《古史考》;“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吕望,即姜尚,字子牙,又叫姜子牙。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过屠夫,也曾在孟津开过饭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60,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钓鱼,等待文王。有一次西伯出猎路遇吕尚,谈得十分投机。文王大喜,说:“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因此便称他为太公望,并且拜他为军师。太公望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昏乱暴虐,淫乱不止,诸侯都叛离殷商。而归顺西伯姬昌(周文王)。周文王卒,武王即位,以姜子牙、周公旦等人为辅佐,师修文王之业。武王二年,东观兵于孟津(今洛阳孟津县东北,时为黄河重要渡口),“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孟津)者八百”,诸侯都说可以伐纣,武王则认为灭商时机还不成熟,于是退兵。不久武王灭商。

东周敬王元年(前  519年)于此设平阴邑(今白鹤)。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灭东周,改为平阴县。两汉沿秦制。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改为河阴县。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析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阴六县各一部复建大基县,县城在黄河北。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大基县为河清县。北宋沿袭河清县,太祖开宝元年(968年)移县治于白波镇(今孟津县白鹤村)。金朝废河清县,改河清县为孟津县,县治东徙孟津渡(今老城乡花园村东北)1948年4月,孟津县解放,县政府驻庙护村。6月迁入保障村,10月迁长华镇(即今县城所在地)。



偃师市 

据《读史方舆纪要》:“周武伐纣,回师息戎,因我偃师”。周武王伐纣之后,回师西亳,息偃戎师,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偃师因此而得名。因此,西亳从周代时始称“偃师”。

西亳为商汤之都,即今偃师商城。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本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为东夷族的一支。夏朝时属于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商部族经常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商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东的西南部。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最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商汤攻克夏都斟(鄩)之后,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后,商汤从南亳迁此,史称西亳。

商都西亳在何处?这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案。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和新的考古发现,加以探索,找出西亳的位置。《史记·殷本纪》正义云:“亳,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也。”《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 :“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亳在洛阳偃师尸乡。

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亳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亳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件重大发现。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呈正方形。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环城道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遗址,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属商朝早期的城池。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1995年,撤销偃师县,建立偃师市。



新安县 

秦国所置的县,因此地原属韩国,秦攻韩,先出函谷攻取关外渑池一带,故秦赵有渑池会盟之事,为秦新的平韩安定之地,故称新安。秦赵会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把当年的“渑池会盟”描写得有声有色,戏曲《将相和》把秦赵会盟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新安县(今渑池县),古秦赵会盟台位于渑水和羊河之间,高约18米,顶部有一锥形碑亭,碑上刻有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字样,几经修葺、重建。该遗址为渑池县新十六景之一。




伊川县

由于伊河贯穿县境而称“伊川”。东周春秋时期,为晋国势力范围;韩国迁都宜阳,于伊川盆地建新城县(县治今伊川县城西南古城村)。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成县(新城易名新成),东汉改新成曰“新城”。曹魏、西晋沿袭不变。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城县为伊阙县,唐代因之。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伊阙县为伊阙镇(此镇比县低半级)。金朝废伊阙镇,地入鸣皋镇,元、明、清三代沿袭不变。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治洛,为治匪患,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四县各一部于伊河东建立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又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各一部于伊河西建平等县,县政府驻大辛店。民国21年(1932年)二县合并为伊川县,县政府驻府店。解放后,仍置伊川县。


汝阳县

在北汝河之北(阳)而得名。北汝河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发源于嵩县车村龙池漫山西北麓摞摞沟,东北流经车村、木植街、黄庄乡,至靳村乡河口村入汝阳县境,再向东流经汝阳县城,至小店乡王庄出境入汝州市,境内河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055.9平方公里。

汝阳县原名“伊阳县”。唐贞元八年(792年)析陆浑县西南部于伊水上游北岸置伊阳县(今嵩县旧县村)。该县因在伊水之阳而得名。五代时,陆浑县省入伊阳县,伊阳县治所沿伊河向下迁到前陆浑县城,开始管辖汝阳县地域西部。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省伊阳县,其地入嵩州。明朝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今汝阳地域人口增殖,因无县治管理不便,于是析汝州、嵩县、鲁山县各一部单独置县,在汝阳盆地汝河北岸原故县镇基础上扩建为县城(即今汝阳县城),取名伊阳县。1959年,因伊阳县之名与其伊水方位不符,且与“宜阳”谐音,易名为“汝阳县”。



嵩县 

来源于嵩州之名。唐武德四年 ,以阳城(登封)、嵩阳(登封)、阳翟(县治今禹州)、康城(今汝州)设州,因辖嵩山,取名嵩州。北宋废此州。宋朝廌《登嵩顶》一诗云:“朅来古嵩州,携手登太室。”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升伊阳为顺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顺州为嵩州(州治在今嵩县城),嵩州辖区较大,一部分为原嵩州故地,故称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嵩州为嵩县。此后因之。



栾川县 

古名鸾川。以鸾水(今伊河)源于此,得名鸾川。元代以后“鸾”演变为栾,鸾川变称为“栾川”。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从伊阳县中析出鸾川地,单置栾川镇;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鸾川镇升为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年),降鸾川县为镇。元、明、清三代设镇。1947年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陕鄂军区野战纵队首次解放栾川镇。9月30日,析嵩县的狮子庙、秋扒、潭头,卢氏县的三川、陶湾、栾川、庙子、合峪、刘坪、东沟、砚堂、康庄、庙湾、重渡、汤下、平凉河、大清沟与栾川镇合并为栾川县。



洛宁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唐军在李世民率领下在熊耳县(今洛宁)大败王世充的军队,在这里筑城,取名永固城,改熊耳县为永宁县,徙县治于永固城(今县城所在地)。永宁即永远安宁之意。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鞍井里之意。”后世因之。民国3年(1914年),永宁县改名洛宁县。改名的原因是,永宁把近洛河,洛河连年泛滥,改名“洛宁”是希望洛河安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