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评《做最好的校长》
2012-11-08IP属地 火星49
《做最好的校长》是吴恒山先生继《当代校长的使命》等几本书之后,新近出版的又一部倾心力作。它以作者三十余年进行的教改实验与学校管理研究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领导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探索了校长治教的规律和策略以及校长自身建设的有关问题。 牢记使命,树立科学发展观 校长作为一校之魂,是学校工作的总指挥,是改革发展的设计师,是师生成长的领路人。在新形势下,要做“最好”的校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卓越的校长,怎么做到呢?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发展目标并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该书认为,校长的岗位非常特殊,使命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校长的使命,其实位不在高,事在做大,主要职责是定战略、带队伍、抓管理、谋发展,概而言之,就是以办学育人为己任。只有认真对过去的传统教育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实的教育弊端进行批判、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进行探索,全力做到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 遵循规律,实行有效管理管理 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知,而在行。”实践是实现办学目标的最根本途径。该书从总结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入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学校发展若没有新理念指导,就很难实现变革行动;若没有规律可循,就不会有科学发展。目前,并非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都能够自觉按规律办学,一部分校长还是坐而论道,一知半解,有些校长甚至无视并不时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来。 校长如何遵循规律办学育人呢?书中有一节专门论述了教育规律问题,明确指出:办学,要遵循社会需要的规律,即坚持教育与政治相互制约的规律、坚持教育与经济相互制约的规律、坚持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育人,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教书,要遵循教学发展的规律,即掌握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结合的规律、掌握情意因素与认知因素相互统一的规律、掌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影响的规律。 校长要带领教师按规律施教,须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做起,认真抓好德育管理、教学管理、质量管理。如在“加快转变教学方式”一节中,特别提醒广大教师,当课程教材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转变教学方式已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和大兴现代的“自学—展示—导学—反馈”的教学模式,切实取代传统的“讲授—做题—考试”的教学模式,从以“满堂灌、机械训练”为主转向以“精讲导学、探究互动”为主。在学校管理方面,强调要选择多样化的校本管理、人文管理、民主管理、法治管理等方式,克服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 提高素养,让卓越成为可能 校长的成长是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分阶段依规律进行的。成长的最佳时段是40至50岁之间,成长的动因,一方面靠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关键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声名显赫的校长,他们代表了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如以先进理念导行的唐盛昌校长、勇于自主创新的刘彭芝校长、把管理做强的李希贵校长、以特色打造学校的康岫岩校长、缔造洋思经验的蔡林森校长、倡导民主教育的李镇西校长等。这些校长大都来自一线教师,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上来的,他们没有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绝招,有的只是追求真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思想境界和攻坚克难的精神。 该书把名校长的成功经验主要概括为五点:一是对教育抱定信仰,有哲学家的远见卓识,热爱教育事业,善于捕捉信息,洞察问题深刻,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思想敏锐,不僵化,不走极端;二是胸怀天下,有政治家的开阔视野,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教育理念先进,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三是积极进取,有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忠于职守,业务精湛,不满足现状,勇于变革,敢为人先;四是讲究领导艺术,有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工作注重策划,领导有方,作风民主,务实高效;五是用实绩证明自己,有军事家的制胜头脑,不管做什么,敢于担当,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实现目标绝不放弃。 总之,一个校长要从平凡走向卓越,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自强不息,终生奋斗。基本路径为先成长、后成名、再成家,即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努力成为高素质的校长;其次,尽快跻身名校长之列;最后,最终成为一位教育专家或教育家型校长。书中介绍的几位校长,大都是人们公认的教育名家,时下,有些校长即使一时难以达到,也应心向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