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24小时身价抬高 常州花木剑指产业
2013-01-19IP属地 火星97
239省道嘉泽段,时刻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往来的车辆卷起些许尘土奔驰远去,车上装着各色花卉苗木。这些花木,有的是被运进夏溪花木市场的各个商铺,更多的,则是已经被外地的客商买下,被运往全国各地。最多不超过24小时,它们的身价将被抬高一截,走进市民家庭、办公场所,装扮城市的大街小巷。 这是夏溪、成章、嘉泽一带每天的日常状态,也是花木产业的一个“中国缩影”。 在常州城市的版图上,以武进区嘉泽镇、湟里镇、金坛市尧塘镇为中心的花木主产区,和茅山、天目湖丘陵山区的新兴花木生产区,一同组成常州花木生产的生态“两极”,35万亩的花木种植面积,为“美丽常州”、乃至“美丽中国”的构建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生态营养。 常州花木,中国品牌 常州已成为全国花木产业的重要产区 常州特色是起点,“中国品牌”才是目标 本世纪以来常州花木产业迈入飞跃发展期 常州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民间栽花种卉蔚然成风。作为常州市花的月季,上世纪30年代栽培的品种就多达30余个,现在引进种植的中外品种达1260多个,其中古老月季品种就有23个。 常州花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本世纪以来,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常州花木产业迈入飞跃发展期,目前已成为全国花木产业的重要产区。其中以武进区嘉泽镇、湟里镇、金坛市尧塘镇为中心的花木主产区,连片花木种植面积达20万亩左右,已成为全省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花木产区之一;茅山和天目湖丘陵山区的花木面积约3万亩,是新兴花木生产区。夏溪大规格苗木、嘉泽盆花、东安草坪、湟里垂柳、奔牛珍稀苗木等一批集中连片的特色花木基地尤为瞩目。花木种植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显著,已成为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常州花木产业的亩均效益都在6000元以上,最高的达10万元以上,花木主产区农民来自花木产业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85%,“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亩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 数字描述常州花木: 种植面积:近35万亩,占全省花木产业面积的五分之一,省内仅次于宿迁 种植品种:1200余个 龙头企业:150个 经纪人:2.0万人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5个 花木专业村:50余个 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最高达10万元以上;花木主产区农民来自花木产业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85%,“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亩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0% 常州花木人的眼光瞄准了全国版图 一方面,是规模化、区域化、集聚效应为特色的常州花木生产格局,另一方面,是长期紧密地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14家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示范新品种、新技术——走常州特色的发展之路,显然并不能满足常州花木人的“野心”,用常州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李昙云的话来说,常州花木人的眼光瞄准了全国版图,目标是打响常州花木的“中国品牌”。 雄冠国内的有这些: 中国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武进夏溪镇、嘉泽镇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 全国十佳花木种植企业:2011年,常州市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入选。 全国重点花卉交易市场:夏溪花木市场,是集生产、经营、科研、销售、推广、服务、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花木园林综合市场,全国95%的大型花木生产基地在市场设有交易窗口,2012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位居全国同类交易市场第一名。 全国最大的花木营销物流中心:夏溪花木市场于2010年改扩建,今年花博会前将完成,改造后占地面积将超过700亩。 全国较早形成的经营模式:拥有一支市场开拓力强、信息渠道广的本地花木经纪人队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全市花卉苗木盆景出圃量的70%经由经纪人销售。 国家专利: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独创了“大苗移植快速生根法”,“观赏苗木容器栽培法”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被誉为“大树王”的嘉泽镇农技农机站站长、江苏艺林园花木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锁方,因此成为国内大树移栽的先行者,“不管多大的树,不管什么季节,没有我搬不动的,没有我种不活的。” 全国最大的大树养护基地:艺林园 此外,马杭菊花、绿牌蝴蝶兰、凤梨、紫薇、厚余香樟、东安草坪、嘉泽草盆花、红叶小蘖、夏溪大叶樟、马褂木、湟里垂柳、合欢等特色品牌花木在全国闻名遐迩。 不能不说的夏溪花木市场,新一轮改造在今年花博会前完成 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外地牌照的车子,有时刻意想找一辆常州本地的车,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说到常州花木,夏溪花木市场不得不提——常州花木发展于此,崛起于此;一方经济更由此带动而发展。 “2011年,我们市场的销售额有98亿多元,2012年超过百亿元肯定没问题。”夏溪花木市场总经理姚辉见到记者后的开场白很有底气,在他身后的那面墙上,挂着市场从建立之初到现在所获得的各种奖牌。不过,在姚辉看来,还有一块奖牌是整个市场的人都在期盼的,那就是将“夏溪花木市场”变成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他们正为此而努力。 变迁:从自发交易到整体规划,十年间飞速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武进地区以夏溪为中心,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花卉苗木种植业开始形成规模。随着产量、品种的增加,苗木销路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一些花农开始自发在集市上出售花木。 到1999年,夏溪花木交易已形成相当规模,原有的农贸交易市场已远远不能满足花木商户的交易需求。政府因势利导,在原有的农贸市场旁边再辟出300多亩土地,新建了一座专业花卉苗木市场。2002年9月,市场进行改制,由常州市武进夏溪花木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市场的经营运作。 2002年,征地12万平方米,投入1500万元,实施夏溪花木市场扩建工程,这是市场第一次改造。当年市场交易额突破了4亿元。 2003年,夏溪花木市场以崭新的面貌成功承办了江苏省第三届园艺博览会,其知名度迅速在业界广为传播。当年市场交易额突破10亿元。 2004年,夏溪花木市场一月份成交额超过2.5亿元,日平均成交额达850万元,比前一年同期增长30%。 至2005年,公司共投资8500多万元用于花木市场建设,市场成为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辽宁、湖南、山东、江苏、上海等十省市及邻近30多个乡镇的花木集散交易中心,上市品种达到2500多种,2005年市场交易额达17亿元,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江苏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强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市场规模化、品牌化效应的带动下,2006年,夏溪花木市场交易额突破20亿元,苗木交易额名列全国第一,交易总量位列华东地区首位,花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2003年到2009年之间,夏溪花木市场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在持续进行着第二次改造。到2009年改造完成时,市场面积达到了35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