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建全新的素质教育模式
当全国都在热火朝天地抓素质教育的时候,对从教三十多年,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并在苦苦探索教育的合理性的高志文来说,他清楚地看到学生负担过重,学习被动,个性压抑,片面发展,潜能得不到开发,理论脱离实际,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极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他认为虽然阻碍素质教育推进的不少原因是学校难以克服的,如体制的,社会历史的,就业压力的等,但是,就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这个问题学校是有较大主动权的,是能够合理设置并能有效实施的。
高校长认为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和必须的路径,课程的合理设置和实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学校的教育只有以课程的形式推动才可能具有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没有课程所包含的目标、计划、内容、范围、过程等就没有教育。而传统课程存在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以及课程管理的过于集中的弊端是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所以必须改革传统课程,实施新课程。
于是,他大胆地提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应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抓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抓课程改革,并通过课程改革带动学校的全面建设。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在高校长带领下通过艰苦的探索,构建了能充分体现“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的办学思想,符合教育规律的以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并充分展示个性特长,而在教学过程中该校则重点抓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该校首先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基础学科课程,然后开发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德育课程以及学校文化隐形课程,还举办了学科特长实验班。其中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它包括学科综合拓展型选修课和社团活动型选修课,其科目菜单极其丰富多样,基本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德育课程化的提出,使该校为学生建立了系统的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另外,学校的文化建设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都充分体现出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四、创新建立三级管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强调学生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行动中学习,是一种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与其他课程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并呈现出自己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形态。其特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高校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内涵的界定是:是指围绕在学习社会生活、生产中出现的现象,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或任务,由学生自主和师生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去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或进行实际的制作、创作从而完成任务或作品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的目标取向不是为了掌握学科知识点,而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探究和操作的过程,学习研究的方法,提高手脑并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智(想方设法加巧干就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表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的认识。
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课题学习、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三大类,各类活动课的目标各不相同:课题学习类是该校开设的重点活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能力;劳动技能类主要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在劳动中体会家长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的情感;社会实践类主要培养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该校确立了各类活动课都要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扩展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手脑并用中加深体验;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运用于探究中,解决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社会或自然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增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总的育人目标,以指导活动课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