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B2B电子商务平台

“以小博大”,上海市农业科技谱华章

   日期:2012-11-24     浏览:263    评论:0    
核心提示:地处长三角的上海市,常住人口2400万,农业从业人口仅34万,郊区土地面积约为5900平方公里,远低于京、津、渝,农业产值仅占GDP
地处长三角的上海市,常住人口2400万,农业从业人口仅34万,郊区土地面积约为5900平方公里,远低于京、津、渝,农业产值仅占GDP的0.6%;然而,全市粮食作物亩均产超过560公斤,奶牛、生猪良种率达到100%,绿叶菜自给率达到90%,尽管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上海市仍在尽最大努力履行着现代化大都市保障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的责任。

    这份担当中有着农业科技的一份功劳。截至去年底,上海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2%,高于全国平均值近10个百分点。

    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领跑者,上海市加大投入、建章立制,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几年,上海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心和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取得成果之丰硕、郊区干部群众对政府“三农”工作的满意度前所未有,城市居民对政府利用科技紧抓蔬菜生产、平抑菜价的赞叹之声前所未有。

    金秋十月,记者深入上海市农业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农业园区采访,亲身感受科技谱写上海农业“以小博大”的华彩篇章。

    科技兴农每年2亿建章立制有法可依

    依靠科技破解资源约束难题,科研推广“捆绑”力促产学研结合

    现代化、精准化、高效率,是上海农业给人的最直观感受。无论是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家庭农场,还是一二三产有机交融的现代农业企业,以及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其科技含量之高、品种样态之丰富无不令人惊叹。

    上海的农业特点非常鲜明,具有经济、生态和服务的功能,肩负着保障大都市农产品供应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任。但是,上海农业发展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总量有限,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不断加剧。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势,上海对农业科技有着更加明晰的定位。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2012年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切实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上海市副市长姜平认为,应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约束的矛盾,提高土地产出率,满足市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提高良种良法应用水平,提高种养殖单产水平,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介绍:“上海市农业的大目标是城市农业,就是要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目前,上海市粮食自给率为20%,蔬菜是50%~60%,其中绿叶菜可达90%,生猪、禽蛋、鱼类等保有量也不低。”他算了一笔账,在全市耕地面积“十一五”期间累计减少52.5万亩的情况下,全市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33.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83.2亿元。耕地和农业总产值的一减一增,背后靠的什么?靠的就是科技的支撑。

    不仅需求迫切,上海市更有能力率先发展高水平的农业科技。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就是近现代农业科技教育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与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教育接轨的重要窗口,具有较强的农业科研教育基础。

    上海市农委科技处处长余立云说:“早在1985年,市财政拿出300万元设立了科技兴农资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年稳定增加,今年达到了2.1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科技攻关、推广、成果转化和引进消化吸收等项目,涵盖了科技研究从上游创新到下游转化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各涉农区县同样重视对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区县农业科技和推广实力不断增强。”

    每年2亿元科技兴农资金,在全国绝无仅有。而体制机制创新,上海也走在了全国前列。2006年,上海市农委与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推进科技兴农项目的实施意见》,明确要聚焦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重点,聚焦现代农业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上海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上海又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出台了《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对政府职责、管理部门、资金投入、科技项目、科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以法律保障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2009年上海又出台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绩效评估暂行办法》,率先在全国开展科技成果的绩效评估工作。

    有了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上海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仅2006~2011年,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项,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39件、授权34件。特别是在农业种源创新、生物技术、数字农业、农业装备技术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能力很强,成果转化怎么样?经过多年摸索,上海采取“捆绑”的办法,力促产学研结合。

    “申请科技兴农项目资金必须要科研和推广单位‘结对’,比如市农科院申请品种攻关项目,必须有另一家推广机构作为协作单位一起来申请;相反,如果一家推广机构来申请项目,必须要有一家科技支撑单位。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让科技兴农发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余立云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它将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示范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品牌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张贵龙表示:“上海市产业技术体系的架构是首席专家-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技术示范点四个层次,创新团队以科研院所为主,综合试验站以推广机构为主,拿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来说,综合试验站覆盖6个区县,技术示范点有50多个,示范推广效果显著增强。”

    产业技术体系既是连接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的一个纽带,也是上海市农业部门科技兴农的主要抓手。2010年,上海市构建了水稻、西甜瓜、绿叶菜和中华绒鳌蟹四个农产品的技术体系,每个体系给予500~600万元经费支持,共遴选了4个首席专家、4个创新团队、23个综合试验站、169个技术示范点,共467名科技人员。明年还将增加3个,“十二五”期间争取达到10个。

    专家定点帮扶科技进村入户

    瞄准高效生态农业目标,科技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指出,依托特大型城市综合优势,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

    上海农业的竞争力正是来自于高效生态。上海农业部门已经达成共识,“大众化的农产品与周边省市相比没有竞争力,只能走优质、高效、安全之路。”

    嘉定马陆葡萄,南汇西甜瓜、青扁豆、水蜜桃,奉贤黄桃,金山蟠桃,青浦草莓、茭白,崇明花菜、老毛蟹……这些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而农业科技在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品牌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市农科院院长吴爱忠说:“围绕上海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我们已经建设了七个试验示范基地,新品种、新技术都在这里推广,通过培育科技‘二传手’来带动合作社以及更多农民科学致富。”

    金山果树试验站占地285亩,其中200多亩均种植了葡萄,距离市区90公里。然而,果香不怕巷子深,施泉葡萄卖到20~25元一斤,仍十分畅销。

    上海市农科院葡萄专家骆军,常年都在这个基地,晒得比农民还黑,“2005年开始通过扶持金玉兰专业合作社和施泉葡萄合作社,带动当地葡萄产业快速发展。上海市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近7万亩,金山就有1万多亩,亩均效益1万多元。”

    “以前是以产量为目标,靠多产来赢利,产量每亩可达4000斤以上,而现在则以质量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产量控制在每亩1500斤,而且主要施用有机肥,农药化肥使用量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很受市场欢迎,供不应求。”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从事葡萄生产20余年,感慨农科院专家带来的理念新变化。

    陈士明是金山区远近闻名的科技“二传手”,原来在供销社工作,后来辞职跟着农科院专家种葡萄,从原来一窍不通到种田能手只花了几年时间,由他辐射带动了300多农户种植葡萄。“从选种、栽培到施肥都围绕高效生态的目标,从农科院专家那学到了疏果、控制产量等技术,每亩收入翻了好几番。”

    收获的季节,在上海市农科院庄行试验站,稻穗饱满,稻谷飘香,令记者惊讶的是,整片稻田竟然没有一丁点水,科研人员说,这里种植的是旱稻。

    水稻高产,却怕渴;旱稻耐旱,但产量稍逊。上海市农科院的专家利用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将水稻高产和旱稻耐旱的优点巧妙融于一粒稻种,育成世界首例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成熟的“旱优3号”每穗结粒110颗,亩产量优于常规水稻,而稻田节水50%以上。目前,旱稻已推广到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更为突出。为此,上海市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健康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土壤障碍修复技术、健康养殖技术等,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均在99%以上,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合格率达到100%。2011年,地产水产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9.8%;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和63%以上。

    技术到位率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农技推广网络。目前,上海市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92个,在编在岗4434人,104个涉农乡镇都已普遍健全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并逐步向村级拓展延伸。

    而作为“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上海市于年初启动了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组织全市1000名各级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分成若干支科技服务队伍,定点联系科技示范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服务基地,做好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每位专家平均每年下乡次数不少于10次,为服务对象至少解决1~2个技术问题或改进1~2项技术措施。

    科技保供给成果遍全国

    提高单产、丰富品种,科技提升都市农产品保有量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上海在全市耕地面积累计减少50余万亩的不利条件下,通过加大补贴力度,提高单产等措施,粮食产量年均超过100万吨,2011年粮食产量达到24亿斤,超出中央要求的20亿斤的保有量。

    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在上海农产品供应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市长天天盯着蔬菜价格看,一天不看就坐不踏实。不仅自己看,还要求区县长都来关注。”上海市农委蔬菜办主任陈德明感慨地说。

    然而,对于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来说,要搞好蔬菜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建立最低保有量制度、加大补贴力度,科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朱为民说:“淡季提高产量,旺季丰富品种,是我们蔬菜科技人员需要做的工作,产业技术体系通过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和优化品种结构实现了绿叶蔬菜周年均衡生产。”

    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奉贤、崇明、金山、嘉定、闵行设立了5个综合试验站,一期选择了12个技术示范点。同时,在崇明晖远蔬菜园艺场、闵行区航育基地、浦东张江环东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奉贤北港园艺场、金山明缘果蔬专业合作社、松江云间大自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嘉定惠和园艺场建立了7个市级新优蔬菜品种引筛和展示基地。2011年共引进蔬菜新品种376个,筛选出番茄、黄瓜、辣椒、青菜、杭白菜、菜心等常规蔬菜品种、羊栖菜等特色蔬菜品种及太空五彩椒等观赏类蔬菜共63个。

    此外,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还选取7个种植绿叶菜水平较高的基地进行耐热青菜种植技术的展示示范,引导菜农采取大棚薄膜覆盖避雨栽培、遮阳网覆盖避高温栽培和防虫网覆盖避虫害栽培等栽培方式,提升“夏淡”蔬菜生产水平。近两年“夏淡”期间绿叶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其中青菜、鸡毛菜6~9月份播种面积由几年前的12万亩次左右增加至目前的16万亩次以上。

    不久前,在上海市农科院庄行绿叶菜综合试验基地的大棚里,一台叶菜收割机在半个小时内就轻松收割了2亩鸡毛菜地,原本繁琐的人力作业被机械取代,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这标志着由市农机化服务中心牵头,市农科院、农机所、交通大学等单位参与的绿叶菜生产机械引进消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鸡毛菜是上海市民最喜爱食用的绿叶菜之一。由于劳动力短缺、生产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靠人力作业一天只能收割100斤左右的鸡毛菜,收割环节的成本昂贵,直接导致了鸡毛菜价格上涨及供应紧张,而解决的最佳途径就是用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力。业内专家指出:“技术难度最大的收获机械在鸡毛菜收割上试验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是蔬菜机械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立足上海,辐射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这是上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真实写照。

    “上海地域小,我们的许多品种和技术在服务本地农业生产的同时,也积极向全国推广,这一方面是技术成果本身膨胀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上海服务兄弟省市的责任使然。”吴爱忠说。

    节水旱稻在上海种植面积不到1万亩,而在西部地区就推广了400万亩,平均亩增产50公斤,年创效益达亿元以上;油菜面积在上海不足20万亩,而沪油系列双低油菜品种已成为长江流域的主推品种,每年种植面积达700万亩以上;上海食用菌年产量不到5万吨,而农科院各项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生产量则是100万吨以上,其中优质香菇系列品种技术则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目前,上海市农科院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50多位专家被聘为当地技术顾问,其拥有的100多个新品种以及40多项技术,仅去年总推广面积就达亿亩左右。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最大潜力在科技,强劲动力在科技,特别是对于大都市而言,农业科技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上海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即使在人口密度如此之高、耕地资源如此紧缺的地区,依靠科技可以将农业生产力发挥到极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之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