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找来后邻居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得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说木匠家有现成的木条。
然而,这一走,朋友就再也没有见邻居回来。当然,那幅画,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第二天朋友在见到邻居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企业做品牌应该明确方向和目的,如果意识中还停留在为忙碌而忙碌,不会选择好的方法,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情景经常会在市场中出现。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知道,凡事都要讲究效率,讲究速度,而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做品牌当然是这样。
现在,中国的企业大多处于自身规模小、经济活动的数量不大、实力不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较为简单、抗风险能力差的境地,很多企业创建的时间不长,还停留在企业所有者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而大型企业已经实施充分分工并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管理与人本管理来快速创造财富,中小企业仍然以求生存为主,充分体现出生计经济的特点。
再说具体一点,就是:
首先,许多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是处于红海竞争。上游的生产商,生产基本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主打产品,竞争十分残酷;而下游的销售商基本都是某单一品牌的代理,生产商的竞争扩展到了下游,导致很多城市都有众多家销售公司,市场销售一片红海。
其次,很多企业都是生产主导销售。产品一般由工厂自行设计、生产,然后在全国自建销售网络,或引进加盟商销售。这样很容易带来大量的产品积压,直接损害现金流,导致很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还有,大多数企业的研发和设计,只是参照其他生产厂商和设计师,并没有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厂商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前店后厂”的自产自销模式。由于能力、精力、实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每一个模块都不能做到系统化和最优化,尤其是产品是否满足市场的需求,仍然靠运气而定。
当前,面对经济危机这波寒流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迫切需要真正的实战营销专家的指导。因为与超大型企业相比,绝大部分企业是弱势群体,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他们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生产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为主,产品单一、专业化较强,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也是凤毛麟角,主要靠贴牌生产,没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没有市场主导权,无法形成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
这样大大小小问题的存在可以说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
那么,该如何寻求有效的突围呢?事实上,只有通过营销手段的创新和技术方式的调整来予以解决。可以这么说,不去跟风、模仿、追随别人做区域老大,而要做区域细分;不要去抢所谓的第一,而应做自身的唯一;不要沾沾自喜自身产品的很多特点上去增加说服力,而应精心策划独到的卖点,提炼核心的概念去提高杀伤力等等,这才是当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自身的能力解决不了,那就不能再等待观望,而应主动出击寻求真正实战型外脑的帮助了。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既然市场上的营销策划良莠不齐,那么在选择时,应该与优质的咨询机构(比如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一起商议,根据目前企业所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策划,企业需要什么?是在诉求上、渠道上、终端上、宣传上、开发上、竞争上、市场中哪些问题急需解决的等等,这些都必须要明确,策划对象决定了策划内容,一定要求匹配。
所以,企业只有通过调整自身的结构特点,重新定位;根据自身的创新与努力;运用一切有效资源成为引导本地区产业中的主导型企业,寻找到在行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通过对外的市场拓展、品牌塑造,建立起具有市场影响力和产业链号召力的优势品牌,完成自身在新的行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收益,以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