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质监:豆芽在市场上卖,还归工商
“基本可控、稳定向好”,在总结浙江的食品安全形势时,副省长郑继伟用了这样八个字。
昨天下午,在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中,省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分别提交的关于浙江省食品安全执法情况的报告,基本回答了一个问题:全省百姓的“吃”,到底有多安全?
成绩:农、林、渔产品合格率都超96%
省政府的报告中,给出了这样一串数字:
2011年度,全省食用农(畜、禽)、林、渔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分别是98%、96%、99.7%;
地产加工的食品,合格率达到了94.1%;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合格率为90.5%;
全省没有发生II级及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人因食物中毒死亡……
也正是基于这些成绩,省政府的报告中,总结浙江省食品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基本可控、稳定向好的态势。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从2009年开始,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大整顿;是从2011年开始,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瘦肉精”、“地沟油”等十余项专项综合治理;以及目前还在进行的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
3年来,全省查处了6.7万起食品领域违法行为,吊销证照322家,罚没款1.3亿元,涉及总货值1.84亿元。
从去年1月至今年8月底,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食品领域的刑事案件440余起,抓获1400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包括全国首起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特大案件。
隐患:许多地方无法检测出“地沟油”
不过,省政府的报告中也明确,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比较突出,有四大问题:部分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薄弱;监管力量薄弱,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认识不足、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省人大常委会也在今年组成了3个执法检查小组,到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衢州、台州6个市进行实地检查。
这次检查的确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发现监管责任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比如工业化生产的豆芽菜,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说这是农产品,要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说这是生产领域的,要归质监部门管,质监又说这是市场上卖的,算流通领域,要工商管。”省人大常委会一位参与执法检查的工作人员说,最终的结果,常常会出现“有利就争着管,难事得催着管,很可能甚至没人管”的局面。
不光是豆芽,水发产品、熟食卤味等,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监管部门扯皮的现象;餐厨废弃物,尤其是废弃油脂回收处理,也存在着许可和监管脱节的情况。
除了监管责任之外,目前全省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还存在着严重不足。
一是人手不太够。以湖州为例,全市负责生产、流通的专职监管人员,分别只有14人和22人。
一是设备不给力。在这次检查中发现,不少地方都反映,依靠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无法鉴别“地沟油”,甚至连葡萄酒是否真是用葡萄做的,也没办法检验出来。